坨坨肉是云南丽江的特色传统少数民族美食,是当得逢年过节吃的食物,做起来也是很简单,主要是用新鲜的原生态的原料才能做出那么好吃的美食,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xxxxxxxx吧!
坨坨肉
坨坨肉是一道彝族居住地区传统的美食,彝语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是迪庆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热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盐;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
特点
吃时需用双手拿肉。其味非常鲜美,因煮时不能烂炖,而是看“火候”,“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肉生,“火候”稍过则肉硬,因此,一般人不会做。且要趁热即食;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易做此道菜。要有心品尝坨坨肉,一要碰上彝人喜庆节日如火把节(农历6月24日)或办事;二要到宾馆餐厅订做。
制作工艺
原料
取高山无污染原生态鸡、猪、羊、牛活体新鲜瘦肉型为坨坨肉的主要原料。
调料
以木姜子根粉、精盐、辣椒粉、花椒粉、味精、蒜泥水为坨坨肉的主要调料。
做法
1、将刚宰杀的鸡、猪、羊、牛等鲜肉砍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肉;
2、往一口大铁锅里备好山泉水,并开始加燃火力;
3、把砍成拳头般大小的坨坨肉倒进锅内凉水中开始煮;
4、鲜肉在锅内凉水中煮开时,再加大火力继续沸煮大约半个小时,之后火力开始减慢(煮牛羊肉时间要延长半至一小时左右);
5、后煮至血水泡沫全部消尽而肉汤清白后两三分钟时,即可捞起坨坨肉放在用竹子编织的簸箕内;
6、在簸箕内趁热就开始给坨坨肉撒上适量精盐,搅拌后待汤水滴尽至肉不冷不热;
7、将坨坨肉分装在盘子内端上桌食用。
上一篇:米灌肠
下一篇:白沙乡玉湖村纳西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