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馍是长治市沁县的一个著名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口感脆甜,制作工艺也是很复杂,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著名小吃吧!
干馍
干馍是沁县名吃之一,形状为圆形,中空有心。以温开水和白面,并倒入适量碱水,制成不硬不软的面团。以花椒面、盐、香油、面搅和做干馍心。干馍在火圈内烤熟,表面不焦不生,吃起来香脆可口。今多诱人以干馍夹熟肉吃,也可以夹枣糕吃。有“沁州甚最好,干馍圪夹糕”之说。
历史渊源
传说隋朝末年杨广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将大臣李渊赶出长安贬为晋阳留守。李渊前脚出长安,贼臣杨林后脚追杀,要将李渊全家斩尽杀绝。追至沁县时,李渊率领儿子和随从人员同杨林浴血奋战 ,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林兵马围困在沁县月岭山上。
山下徐村的徐茂公听说后,率领徐村的百姓前去助阵,击败了杨林。李渊奋战几日兵困马乏,饿得昏头转向,徐茂公见此情况急派百姓支锅做饭,可是锅、碗、灶具全被打的粉碎,皆成瓦片。于是徐茂公让大家垒好炉灶,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制成小饼贴在锅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饼,送给李渊及士兵们充饥。李渊吃后感觉喷香、酥脆,便问徐茂公这叫什么饼子?徐茂公说,此饼无油无盐,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我看就叫“干馍”吧。故在沁县、武乡、沁源民间一带流传下来。清康熙35年,一品宰相刑部尚书吴王典的母亲进京看望他时,亲自做了很多干馍。吴阁老见母亲带的家乡特产,如获至宝 ,亲自送“干馍”到后宫让皇后、嫔妃们品尝,食后个个翘指称赞。
原料
面粉5000克,碱面250克,食用油50克,食盐100克,花椒面25克
做法
1、先将4500克面粉放入盆内,兑入清水1750克,碱面用开水溶化倒入面盆内,揉和成水面团后,再把500克干面粉掺入水面团里,撕扎光滑饧之。
2、 把食用油、食盐、花椒面放入一个小盆内搅拌均匀即成调味品。
3、将饧好的水面团分成块,先取一块揉成长条,揪十个面剂做一炉。方法是,取一个剂子摁扁,揪一个面秋蘸上调味馅,包入面饼里,用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入鏊上两面烙成淡黄色后,再放到铛里烤热取出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