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拉汰是台州市路桥区的一个特色小吃,主要用的是小麦粉为主料,制作工艺也是很精致,是当地家常的美食,深受食客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小吃吧!
糊拉汰
糊拉汰隶属于煎饼的一种,是浙江天台传统的特色名点之一。多以小麦粉为原料,在平底煎锅上摊开后按个人喜好放上料理,如土豆丝,南瓜丝、豆腐、青菜、肉末、鸡蛋等。
制作工艺
原料
小麦粉、水、葱或韭菜及各类菜肴,食用油、盐、豆瓣酱、味精、白糖等。
糊拉汰打浆
糊拉汰皮是将小麦粉加水调成胶糊状,这个过程叫“打浆”。拌粉、掺水、倒油、放盐都有一定的比例,搅和好的面粉要有韧性,不能太湿又不能太干还不能太多油。这需要化很大力气和功夫,还要技术。
水太多,成粉糊;水太少,粉浆太稠,费粉又“厚皮”;力气和功夫少下,粉浆不韧,粉皮要碎。所以,用水要适中,舍化力气和时间,不停上下搅动,最后能使筷子插在中间不倒为度。然后,在粉浆上缓缓加入适量的水,以刚好淹没粉浆为限,谓之“养浆”。过一、二个小时,就可用此粉浆做摊糊拉汰皮的事了。
糊拉汰制作面皮
摊糊拉汰皮一般放在平底锅上进行,这锅天台人叫“鏊盘”。先在锅底涂上薄薄一层菜油。先用油脂在锅面上擦一擦,然后在火候刚好时飞快地将一绺粉浆投入,旋即用手将粉浆从鏊盘外边开始,顺时针方向均匀地移动摊开、铺平,半分钟之内,一张大如铜锣薄如纸的糊拉汰皮就已摊好。糊皮子的时候要掌握好锅的火候,锅太冷皮子粘在锅中起不来,锅太热面粉糊在平底锅上易“溜皮”,皮子起早了包的糊拉汰容易破损,起得晚了太硬了也不好包。一般来说,一斤麦粉可摊油脂皮十二至十六张。
糊拉汰馅料
当面皮基本成形以后,首先在面皮上涂一层植物油,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馅料。如果喜欢吃甜的,可以均匀地撒上一些白糖。如果喜欢吃咸的,可以均匀地撒上豆丝,洒点葱花,虾皮,涂上豆瓣酱,要是想吃辣的,可以涂抹一些辣椒酱。加好馅料后,盖上锅盖文火焖2至3分钟,如果喜欢口感更酥脆一些,在揭开锅盖以后,再用大火煎一会儿。
糊拉汰包制
一般糊拉汰出锅后不包制,可以直接吃,如果想手拿时方便些也可以将糊拉汰对折,即可食用。除此之外,也可以切成小块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