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石雕是台州温岭市的一个特色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宋朝年间,经过时代的变迁保留至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传统工艺吧!
温岭石雕
温岭市境内多低山丘陵,为北雁荡山余脉,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料资源,矿藏资源以花岗岩为主,初步探明储量有10亿多立方米,是我国三大石雕基地之一,素有江南“石雕之乡”的美誉。温岭是我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步于宋朝,至明朝嘉靖年间,石雕工艺以盛极一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
历史发展
温岭石雕历史悠久,史载南宋就有此工艺制作。金存于南宋名臣王居安墓前的石虎、石羊,造型逼真,雕工细腻,堪称石雕艺术中的精品。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竞相经营,盛极一时,明代圆雕石虎为当时之作。早在明清时,温岭的石雕艺人就用长屿石板来垒筑房屋:以石块为基,石板为壁,石条作梁;采用拼、叠、勾、压、挤、顶、勒等法而建,因其形似一反盖的簸箕,当地人称为“簸箕楼”。如今温岭石雕已经与古建筑、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