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弦子书是一种蕴含深厚内涵的民间习俗,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展现,更是一种说唱的表演形式,展现的内容更是十分的精彩和丰富,选取的题材也是较为广泛,表演的乐器也是较为众多,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和色彩,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平遥弦子书的独特魅力吧!
平遥弦子书
平遥鼓书原名弦子书,又叫平遥盲书,起源于平遥,流行于汾阳、介休、孝义等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平遥鼓书,最初是单人坐唱,到清末才发展成为多人坐唱。分为红、黑、生、旦、丑等行当。
发展
平遥鼓书的唱腔,最早吸取了晋东南琴书的一些韵味和晋中民歌小调的风味,随着发展又逐渐加入了地方戏曲、秧歌的一些旋律,使其更加流畅好听。它的板式有平板、散板、剁板、念唱板等,唱腔比较随便,方言吐字真,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乐器
平遥鼓书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月琴。说唱曲调,原来多采用晋中民歌,后来,又吸取了祁太秧歌的某些长处而自成一体。说唱中,使用平遥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