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仓传统吹打乐是日照市东港区的一个传统民俗音乐,有着百年的悠久历史,是当地渔民创造出来的娱乐项目,逐渐形成传统,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俗音乐吧!
夹仓传统吹打乐
仓吹打乐是山东省的传统民俗音乐。起源于约1910年以前,距今约100多年,是当地渔民闲暇时主要的传统娱乐项目,曾盛行一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富裕起来的夹仓渔民组织起来,发掘、整理独具特色的传统吹打乐,为新农村生活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历史渊源
夹仓传统吹打乐,起源于约1910年以前,夹仓民间音乐爱好者葛永清等人,根据民间历史流传的打击乐的几种牌子和京剧武场中的[钮丝] [紧急风] [四击头] [调钹]等十余种牌子整理而成,经过加工推敲达到承上起下、优美宛转、刚中有柔、柔中带刚、悦耳动听的效果,具有传承、保存、演奏的价值,在当时得到传承和弘扬,盛行一时。
艺术特色
夹仓传统吹打乐主要包括两大类别:吹打乐、锣鼓乐。吹打乐,主要表现在民间流传连成谱,当地艺人以京剧武场中有名的、动听的综合曲牌为基础,结合当地民间流传吹打乐捏索整理而成,具有呈上启下、优美动听的特点。主要用于戏前开台、戏中休场和迎宾、迎亲、节日娱乐之用,可谓经典曲目。锣鼓乐主要以“斤求两”和“长行”为主,流传盛行100年以上。“斤求两”由当地渔民出海作业闲暇时创作,其节奏和乐点主要以古时“度量衡”的计算方式,以最基本的“0.0625”为1段,连续盘升,愈打愈动听,愈奏愈紧凑,愈敲愈激烈,抑扬顿挫,优美动听,乐感独特,实属罕见;“长行”主要以民间艺人自遍自演为特点,以几块动听的牌子为基础,随意变换,亦长亦短,主要用于迎宾迎亲、节日娱乐,具有欢乐祥和之气氛。
价值意义
夹仓传统吹打乐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日照其他吹打乐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夹仓吹打乐,不仅对丰富和完善日照音乐史,乃至对鲁东南音乐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