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绵羊生活在海拔约3000米的高原区域,逐水草而居,自由觅食,所以青海地区的羊肉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手抓羊肉则是每家餐馆必备的菜肴,根据做法分为手抓白条、黄焖羊肉、烤羊腿等。有的餐馆把煮熟的羊肉切成小块,串成串,再放到烤炉上烤香,羊肉味道浓郁。
抓羊肉,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
做法
由于做工精细,烹饪有方,做出的 羊杂碎味道十分可口。特别是面肺子和羊肠子,味道非常鲜美。
面肺子
将羊肺用清水灌洗数十次,直到把粉红色的羊肺洗得发白,然后把羊小肚套在肺的气管上,并用 线缝合,准备往里灌面糊糊。
灌时,事先要把和好的面洗出面筋,等到面粉沉淀后,倒掉大 部分水,留适量的清水把面搅拌成面浆,倒入羊小肚内,再用手将面浆慢慢挤入肺叶里,直 到快灌满时为止,接着灌入清油、盐、孜然粉调成的水汁。
拿掉小肚,扎紧气管,放入水中 煮两小时左右即成。
羊肠子
肠子洗净后,将羊肝、羊心、羊肠油切碎,加胡椒粉 、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搅拌,并用开水拌成馅灌入羊小肠,两头用线绳扎紧, 放入凉 水中烧开后,对凉水,反复几次,待半熟时,用细铁钎扎遍肠子,使肠中漏气,1小时后即熟。
青海最有名气的“羊杂碎”要数里离市区25华里处的大通后子河杂碎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