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虾蚣灯是吉安市泰和县的一个传统民间灯彩,表演形式很有特色,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造型美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民间灯彩吧!
泰和虾蚣灯
虾蚣灯是流传在泰和县螺溪镇舍溪村一带的民间灯彩,其舞蹈花节形象地演绎了虾蚣漫游、弹跳、追逐、嬉戏等活动情状,曼妙瑰美,鲜活灵动,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其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造形优美,独具特色,是剪纸、雕刻、绘画、扎裱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呈现。
虾蚣灯历史悠久。相传明正德年间,舍溪村有个名叫胡尧时的人,在云南做官,回乡时,途径四川某地,看到当地表演虾蚣灯,印象极为深刻,回家后就指派人做了一只,并教给村里人舞耍。从此,虾蚣灯在舍溪村一带代代相传。每年春节至元宵,全村人欢聚一起,耍舞虾蚣灯,庆丰收、求平安,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特点
虾蚣灯由一青一绿两只大虾组成,另配有八朵荷花作衬托。每只虾蚣身长4米余,身围直径40厘米,分头、身、尾三节。每只虾由3名年轻力壮的男演员撑持表演,模拟虾蚣在荷塘中自由自在漫游、弹跳、追逐、嬉斗等活动情状。表演者必须熟练掌握“中高头尾靠,中低头尾翘,三人脚步齐,两手配合摇。”的艺诀。
主要内容
1、漫游
三人将虾撑至右(或左)侧,双腾微屈,走“碎步”使虾身稍侧向前游动。
2、弹跳
准备:三人同时将虾稍上举撑平。第一拍,撑虾身的将木棒尽量上举,同地撑头、尾的速将木柄端向中相靠,使虾背向上拱曲。第二拍,撑虾身的将撑柄垂直下拉,同时,撑头、尾的速将两撑柄向上往中撑起,使头尾向上翅起,虾身下弯。第三——四拍,三人将撑柄举起撑平,使虾平直,同时,向左(右)旁做横“磋步”。
3、触须
两虾分别举至头上,使虾平直“碎步”向前,当两虾的长颈一接触时,立即做“弱跳”动作。
4、翻滚
准备:三人将虾举至右上方,身朝正前方,使头的双脚“八字步”。第一——二拍,撑头的原地不动,双手将撑柄由在上方经身前划向左下方,再划圈至左上方,撑虾身和虾尾的随虾头的运动而上步,使虾由右翻滚至左上方。
5、穿游
三人将虾平举起,虾做“漫游”动作。从虾的身下穿过,游至与虾对称的位置时,将虾举起,紧接虾的身下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