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蜂蜜麻糖是唐山市丰润区的一个特产食品,有着百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营养,口感独特,片片均匀,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产食品吧!
唐山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是河北省唐山市特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产于唐山丰润县七树庄,原用捞浆方法生产。1930年传至唐山市,改用了浇浆方法。
特点
具有片层均匀、片薄如纸、色泽淡黄、美似玉雕、清香甜脆等特点,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糕点。
历史发展
麻糖是由冀东地区的排杈演变而来。当时,人们逢年过节都喜欢用糖和面、芝麻油炸的排杈作为节日食品。大概距今一百多年前,糕点铺“广盛号”把这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点心投向了市场。
那时市场上的排杈有两种:一种是用糖和面,再用芝麻油炸;另一种是先用油炸,再浇上蜜汁。两种排杈各有优劣,油炸排杈硬而脆,蜜汁排杈软而皮。“广盛号”在经营过程中融合了两种排杈的做法,精心研制,并吸取了京城糕点“蜜供”的浇浆法,制出了如今的风味名吃——蜂蜜麻糖。
制作工艺
原料(按50千克成品计)
特制粉21.5千克,白砂糖15.25千克, 上等蜂蜜4千克,花生油9.5千克我,香油9.5千克我,饴糖3千克,桂花250克。
做法
1.面团调制
先将白砂糖加水溶化,然后加入面粉和成较硬的面团,再多次沾水,反复搅拌成筋性好、软硬适度的面团。把面团分成500克左右的块,用熟面粉培埋饧发1小时左右。
2.压片
先将饧好的面团擀成直径约0.5米的底片,每擀一遍都要均匀撒上浮面,第三遍擀开撒浮面后,将两边对折成扁筒状,用擀面杖卷紧,擀、拍、抖、滚,经二次掉头,擀到五遍后,即成长2.7米、宽2米薄如纸的面片。
这道工序要求在3~4分钟内完成,否则易使面片风干。将面片卷在擀面杖上提起,迅速转动放开,使空气鼓进筒内,将浮面抖出,同样,掉头再抖净另一半浮面。注意保持面片完整。然后摊开面片,两边各切去0.3米,铺在大片上,再把大片卷在“花杠”上。
3.网花成型
将卷在花杠上的面片破成面条,每条宽药1厘米,15~17层,再把每条斜剁成3厘米宽的菱形35块,每块中间剁一切口翻卷一端网花,即成生坯。
4.炸制
先将花生油炼好后加香油,再放入生坯炸制约7分钟,其间要翻动一次,待炸成金黄色时起锅、控油。
5.烧浆
白砂糖加适量水溶解熬成浆,熬好后加入桂花、蜂蜜、饴糖,进行搅拌,然后分两次烧浆,即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