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也是传统的风味食品,更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面食小吃,它是用粗粮豆面粉所制作而成的,制作的工序十分的繁琐,工艺更是十分的精湛,它也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家常美味,更是过节必备的佳品,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绿豆咯扎的制作步骤吧!
绿豆咯扎
饹馇又称咯扎、搁着、隔着,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熬菜吃、炸着吃或炒菜吃。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甚至还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
分布
饹馇分为两种,既有大小之分。大饹馇,薄而不透,满族守陵人发明,唐山市各区县的市场均有出售;小饹馇,略厚成半透明状,类似粉皮,微黄,后人根据大饹馇的做法演变而来,因饮食习惯差异,满人很少有吃。
工艺
饹馇原本是老百姓粗粮细做的产物。唐山地多,盛产绿豆。人们把精选的绿豆磨成豆瓣,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过箩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饹馇就做成了。这样做的饹馇清香诱人,富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也不会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