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西狄邱落子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落子腔的唱腔具有独特的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这样表演的曲风更是别具一格的,剧目也是十分的多彩多样,现今这种表演方式已经成为别样的艺术文化色彩,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落子的风韵和特色吧!
临漳西狄邱落子
该村因有唐代宰相狄仁杰的坟丘而得名,具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西狄邱落子起源可以上溯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时,由民间艺人吕双宝,根据当地人称做“野腔”的一种民间曲调加工整理而成,发展为落子腔剧种,民间称为沙东落子。
形式
西狄邱落子的主要唱腔板式有二板、流水板、散板、娃子、腹腔、念板、赞子等。该剧主要演出剧目有“老八本”,即《大隔帘》、《二隔帘》、《跑沙滩》、《王定宝借当》、《清官断》、《卖妙郎》、《玉堂春连本》、《洗衣计》、《合同计》、《忠烈图二本》、《丢印合印》等
特色
西狄村现有落子剧团三个,分别为以李少臣为团长的新兴落子剧团,主要有李爱如、冯爱如、李海凤、郭云昌等演职员37人;以李五妮为团长的狄邱落子剧团,主要有吕新娥、李秀平、吕新弟、李伯寅等演职员34人;以吕俊明为团长的落子剧团,主要有吕运娥、张九的、吕玉所、吕长庆等演职员3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0%,同时还配置有机载流动舞台车3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