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伶伦祭典是保定市涞水县得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得祭奠仪式,有着丰富得表演形式,内容也是很特别,具有很高得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祭奠仪式吧!
涞水伶伦祭典
涞水县永阳镇北部的乐平山,古称伦山(也称洪崖山、龙宫山)。乐平山半山坳有一处约10亩的平台,古称乐平,传说黄帝乐官伶伦曾在此居住,因此这里留下了伶伦音乐花塔、钟模坑、伶伦洞、听凤台、桑林等遗址、遗迹和故事传说,也留下了一年一度的“点笙对调”祭奠乐祖伶伦仪式。
历史发展
据《高僧转》记载,汉代僧人在乐平山建庆化寺以后,仍然对伶伦进行崇奉。东晋时期,名僧道安大和尚又奉诏在伶伦墓址上建造伶伦音乐花塔一座,塔高9.9米,状如古钟,塔身佛龛中雕16个演奏笙、管、笛、锣、钟、鼓、瑟等古乐器的乐工像,乐工着汉代军士服饰,跣足无冠,造型丰满生动。
宋辽时期,辽僧重修“伶伦音乐花塔”,塔身除了继续保留16个演奏古乐器的汉代奏乐乐工砖雕像以外,还在佛龛玄门上加雕了4对飞天舞伎,线条流畅飘逸,栩栩如生。
主要内容
1.迎神
含摆设花供(各类鲜花)、果供(各类点心)、三牲供(白面做成并蒸熟的猪、羊、牛模型,)、五谷供(小米、小麦、黑豆),烧香、发表(将写有所请神灵姓名的黄纸烧掉)、唱《迎神赞》、燃放鞭炮等;
2.奠玉帛
供献五彩纸(代替纺织品)、宣读《祭文》等;
3.对调
用笙吹储长音,类似乐队“定弦”;
4.初献
第一次演奏,曲名《稽上古坟》(寓怀念);
5.亚献
第二次演奏,曲名《翠华开》(寓现在安好);
6.终献
第三次演奏,曲名《普安咒》(求神继续降吉);
7.娱神
第四次演奏,曲名《鹅郎子》、《粉蝶大套》等,(以上由北高洛音乐会担纲。此后其它各村民间社火先后进行表演,在“娱祖”的名义下,展示演技。);
8.送神
整个表演结束后,奏唱《送神赞》;
9.望瘗
面向音乐花塔肃穆敬立。仪式结束。曲目:《稽上古坟》、《翠华开》、《普安咒》、《鹅郎子》、《粉蝶大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