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火烙画画工精湛,栩栩如生,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从其文化性来看,淮南火烙画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让小编来介绍介绍淮南火烙画
淮南火烙画
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亦叫“烫画”、“火笔画”、“火烙画”、“烙花”。相传创始于清代。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都有生产。
据说,清代初年,河南的一位火烙画师傅来慈溪沈师桥寻找祖籍,不料遭遇洪水。迫于生计,这位火烙画师傅只得住下,开始用自己的火烙画手艺谋生。自此,火烙画在慈溪沈师桥落户。
火烙画为渭南制作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末期。早期只在竹木器具上烙制简单图案,作装点之用,后逐渐演变发展为今天的火烙画。制作火烙画的工具为特制铁笔,加热后在木质或较厚纸质上用手工烙制而成。完成一幅(件)烙画制品要经过选材、构思、描绘草图、烙画、上漆(装裱)装框等多道程序。
成品烙画其画面线条简练自然,工笔写意,栩栩如生且永不褪色,给人以画风纯朴,古香古色,精美典雅的艺术享受。
烙画内容取材广泛,主要有人物花鸟、禽兽、山水书法等,而纸质烙画则多以红楼梦、西厢记、三国、西游记、敦煌壁画中的人物为主,作品巧夺天工,精妙无比,是家庭、宾馆装饰以及馈赠、收藏的最佳民间工艺美术品。
特点
原始的火烙画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通常用油灯烧热银笔,在筷子、板上烫制图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范旭昶开始用电烙铁在三夹板上试验烫画。此手艺大获成功,并深受群众欢迎。以烙铁作火烙画,运笔自如,色泽可淡可浓,山水、人物、花鸟等栩栩如生,各类传统画种,无不可及。
宁波市与当地有关专家对火烙画工艺十分重视,多次对此进行考察、研究,并认为此民间工艺在宁波较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