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当地也流传着独特的刺绣文化,这就是苗族的文山刺绣,一起和小编看看具体的介绍吧!
文山苗绣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聚集区。
雷山台江等地的苗族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和璀璨夺目的银饰让人赞叹不已。
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苗家姑娘个个会绣花。由于环境的熏陶,苗族女孩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姐姐和嫂嫂学绣花了。到了七八岁,她们的绣品就可以镶在自己或别人的衣裙上了。
苗绣特色
苗绣以五色彩线织成,图形主要是规则的若干基本几何图形组成,花草图案极少。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多为方形、棱形、螺形、十字形、之字形等。
苗族妇女刺绣不打底稿,也不必先描画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忆力,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
她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布局谋篇,将一个个单独的局部的图形巧妙组合,形成一个丰满的绣品,达到和谐完美的境地,美观大方。
苗绣最讲究对称美、充实美和艳丽美。所谓对称美,就是上下左右不论图形、色彩、空间,都完全要求对称;
所谓充实美,就是整个绣品不留空白;所谓艳丽美,就是用色大胆,大红大绿,鲜亮夺目。
刺绣步骤
花样和粘花
在绣帛上画样刺绣的,手艺熟练者,可用毛笔摞墨(颜料)直接画;手艺不够熟练者,就要把绣的布料铺好,在所需绘画的部位放上复写纸,复写纸上摆图案复写。执笔复写时用力均匀适当,若轻了印的线条不清楚,重了印色过浓,易脏绣线,影响色彩。
若没有复写纸,可用2B至6B的软铅笔在图案背面,按花的印子涂抹,然后摆在布料上,用复写纸在图案正面着力描绘,就会在布上显出花纹来。用纸花做绣模的,先在绣布选定好粘花的位置,再上绷架,然后将纸花用糨糊粘在预定部位上。
上绷架
在绣布上留出应绣位置,上好绷架,用针引线刺布绕绷架周围均匀捆缝一圈。标准是布绷的紧,没有松弛现象。
配线
绣者可根据纹样的内容及装饰对象,结合配色设计精心搭配好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绣线。将备用的线分开存放,一般是夹在书页中,方便刺绣时取用。
刺绣
根据绣布及绷架的大小,或一手在绣布上,另一手在布下配合;或一手拿花绷,另一手反复刺绣。绣时每次穿针不能过长,否则容易打结,影响绣花速度和效果。
绞边缝合
若是单幅绣品,则将绣花布边反向里折,用针线绞边,不断使布线头抽脱。若绣花布块是做其他装饰用的,则需要注意缝合时被装饰品和绣布不起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