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是陕西省府谷最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品种之一
小飞侠啊
2022-07-21
0
地区:陕西 榆林 府谷县类型:民俗标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府谷二人台剧目丰富,曲调繁多,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本地屋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是陕西省府谷最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品种之一,在榆林市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神木、府谷一带,流传着一种由民歌向戏曲发展并已初具戏曲雏形的“二人台”,其语言通俗易懂,大量吸收和运用当地农民丰富的语汇,具有热情大胆、心直意显的艺术风格,富有生活情趣。“二人台”音乐具有西北人民热情豪放、粗犷强悍的性格特点,旋律跌宕起伏,委婉多姿,音域宽广,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二人台流行地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府谷,陕西省北陲边城,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府谷属陕、晋、蒙三省(区)交合处,背依长城腹抱黄河,可谓鸡鸣三省,同饮一水。古老的历史文化积淀,蒙汉民族的亲缘婚合,形成农耕游牧文化相互交流,孕育了灿烂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府谷二人台即是其中一枝奇葩。

府谷二人台普及于府谷县城乡,后流传于榆林市各县,因属民间小唱艺术,史志文字无考。据府谷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先生提供资料,府谷二人台大约于大清同治年间(1862年)尚已形成艺人班子,但没有二人台这种称谓,来源于民歌对唱,清唱坐唱,所以时称打坐腔,又与过年节闹社火相伴也称为“唱秧歌”,或叫“打玩艺”。

府谷二人台根植于本土,伴随着本土民众的生活、生产、政治、经济文化而生存发展。清末民初战火连年,民不聊生。河东山西以及本土百姓为逃避战乱,出口外(长城外)走蒙地谋生。途中民间艺人结伴成班沿途卖唱。口里口外来往频繁,使府谷二人台与晋蒙民间文化融汇发展。

1953年丁喜才代表西北地区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自打扬琴自演唱座腔二人台《五哥放羊》《尼姑思凡》一鸣惊,首次把二人台推向全国,从此二人台得以社会重视,得到大的发展。

陕北府谷二人台是陕北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是陕北府谷二人台的母体,陕北府谷二人台是集陕北民歌、曲艺、歌舞表演为一体的一门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艺术。陕北府谷二人台是陕北民歌向戏曲发展的一种演唱形式,最早以清唱(打坐腔)为主,以后逐步发展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载歌载舞、并加进去了串话(曲艺段子),慢慢形成了一种中小型的地方剧种——二人台戏剧。

府谷二人台表演形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清唱(俗称座腔)一般不化妆;一种是跑场(亦称滚边),一般由男女对唱并加念白及表演;第三种是小戏,多有故事情节、人物超过两人,也分场、分幕。

府谷二人台从内容、体裁上可分两类。一类是民谣体,保留原始的民歌形式;一类是叙事体,如《调兵》《转山头》《水刮西包头》等。

府谷二人台表演化妆较为简单。二人台顾名思义,男女二人一台戏。男扮丑,女扮旦,男角围绕女角转。逗趣0,诙谐幽默,故又称滚边戏。传统二人台以此类表演形式为主。古老的化妆是女角小衣褶裙手执扇,男角皂衣毡帽1脸。解放后,受陕北秧歌化妆的影响,一改为羊角毛巾罩头为男角特点,紧身小衣大长辫为女角扮样。至于小戏二人台,采用地方戏古装扮妆。

府谷二人台歌词句式丰富,两句段、三句段、四句段、五句段、六句段、多句段均有。词句有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字句、长短句可分。说念道白,插种打浑语言颇有地方性,方言妙语横生,特色显明。演唱采用真假声结合,抑扬顿挫、亮板拖腔、高亢明亮、自然合韵、悠扬动听。

府谷二人台器乐曲近二百种。其中伴奏曲目即用剧目名称,此外还有牌曲,用于前奏、间奏。更有单独用于演奏的牌曲,如《双头柳青娘》《巫山顶》等。府谷二人台除小戏一个剧目根据故事情节运用多个曲调外,大都是一个剧目一个曲调,剧目名就是曲调名。

府谷二人台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四弦、三弦、扬琴、梅笛、京阳胡五大件,为之文场,又称絲弦。武场有:梆子、板鼓、四页瓦、手锣(俗称镟子)、小钗、马锣。

经过了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府谷二人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充分展示了陕西文化深厚的底蕴,也被列入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基本特征

府谷二人台是府谷最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品种,其特征如下:

1、由土生土长的塞上民间音乐与晋北蒙西民间音乐滋养融合,形成跨地域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文化交融的产物。

2、府谷二人台风格既有北国高亢激昂主调,也有中原委婉动听之韵,剧目丰富,曲调繁多

3、演唱形式小型多样,便于吟唱,易于表演,最贴近社会低层民众情绪。

4、乐器简单独特,其中四弦为之“梁柱”,四页瓦强化节奏,地方特色明显。

5、曲目、剧目丰富,表演技艺完整,形成了独自的艺术体系。

6、便于自娱自乐,雅俗共赏。又与民俗风情互动(婚礼嫁娶、节日喜庆、生辰寿诞、文化交流)关系密切,是地域民俗风情的集中表现

上一篇:宰羔肉

下一篇:陕北秧歌

相关内容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祭典是一种宗教文化的传承,也是广为大众所推崇的一种文化...
2020-03-05
槚山皮影戏
槚山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
2021-11-16
麻仁奶糖
麻仁奶糖是湖南长沙的一个特色小吃,原料很丰富,制作工序也很复...
2021-12-29
火宫殿
火宫殿是长沙天心区传承民俗文化得大众场所,有着风味小吃,也有...
2020-03-17
八角溪茶叶
八角溪茶叶是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风味饮品,也是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
2021-08-24
金汤牛鞭
金汤牛鞭是一道十分鲜美可口的汤汁,也是滋补养颜的佳品名汤,其...
2023-07-07
蚕豆气饭
蚕豆气饭是一道十分爽嫩可口的美味主食,也是值得人品尝的风味名...
2023-04-07
砂仁糕
砂仁糕是糕点中十分稀有的一款美食,也是广为群众所喜爱的佳品名...
2021-09-07
澳门神像雕刻
澳门神像雕刻是澳门地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
2022-02-24

热门资讯

靖边信天游 靖边信天游是陕北地方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株瑰丽的花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名扬中外的传统地方民歌——靖...
碗砣 碗砣是陕北有名特色小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今天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碗砣 碗砣
榆林秧歌 榆林秧歌历史悠久,流传于北方,深受人们喜爱,今天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榆林秧歌 榆林秧歌
清涧道情 这是一首曲子,道情里有好几种调调。清涧道情在陕西比较流行。为什么这首曲会被人全唱呢?那就由小编带大家...
白云山庙会 庙会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信仰活动,除了祈祷平安、许愿等,还有观光旅游的目的,今天本地屋小编要给大家介绍...
杏仁调苦菜 苦菜是一种蔬菜。凉拌苦菜方法简便,易学,口味好吃,有的身体起到抗癌的功效,多吃也能延年益寿。多吃有易...
宰羔肉 宰羔羊肉,就是羊肉,羊肉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吃起来爽口,适合减肥人群,不易发胖。冬天吃羊肉是个不错的选...
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台剧目丰富,曲调繁多,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们本地屋的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府谷二人台 府谷二人...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在陕北又叫"闹红火"、"闹阳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
米脂米酒 米酒是用糯米蒸煮,在经过滤制成的酒,口感香甜,糖分极少。度数很低。少饮用对身体有 很大的帮助。大家一...
横山老腰鼓 横山老腰舞是一种腰鼓舞蹈,老腰舞都是双打的腰舞。它的服装都很特别。老腰舞也能体现陕西人淳朴的生活。下...
吴堡水船 吴堡水船是跳舞的人身背着一艘船在跳舞的一种模式,他们带着水船发挥自如。身轻如燕。这种水船的表演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