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一种习俗,也是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文化艺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制作的工艺更是十分的独特,设计更是十分的精巧,且这样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是当地群众青睐的一种风俗,深得推崇,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祭敖包的特色吧!
祭敖包
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
渊源
“敖包”,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堆子”,还有“脑包”“鄂博”两种变体叫法。据史书记载,在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征战时,成吉思汗必定要亲自到神山之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
活动
祭祀敖包分大祭和小祭,大祭要宰杀牛、羊为祭品,小祭用奶品果类作祭物。届时附近村屯的民众聚集到这里,敖包达(敖包长或村长)在祭祀时处理所管辖的行政事务,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规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进行传统的“好汉三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