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是上饶市铅山县的一个传统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工序也是很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技艺吧!
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
铅山柳木蒸笼制作技艺,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传统技艺,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铅山的柳木制品生产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河口古镇曾经是全国“四大柳木”制品的重点产地之一。柳木,铅山人俗称“温杉树”,产于赣闽两省间的铅山、资溪和福建崇安、光泽一带武夷山区。很早以前,福建山区一些匠人用柳木制作一些粗糙简单的生活用具。
基本内容
柳木蒸笼生产工序复杂,主要工序有:打段——刨光——熨园——定型——连胚——下直料——下横料——下篾——雕档(杉木)——上底(竹子)——上含口等。
基本特征
柳木蒸笼,直径大者超过三尺,小的仅七寸,轻便耐用。由于密封性好,蒸食品时不产生“回笼水”,蒸出的包子、馍馍格外肥大,味道特鲜。柳木蒸笼蒸制的包子、馍馍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生产更环保,食品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