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是赣州市安远县的一个特色戏曲,有着百年的历史,具有客家的文化特色,表现了当地的采茶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特色戏曲吧!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
文化特征
任何戏曲的唱腔,都是将它自身的语言根据情感的需要给予夸张性艺术化的演绎的产物,并与其当地的民间歌曲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在多元化客家文化背景下形成,在客家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赣南采茶戏的唱腔音乐,也自然是以客家民歌为主体,但也吸收了一些圈外的音乐因素。归纳起来,赣南采茶戏的主要音乐成份是赣南客家民歌以及先其落户赣南的各式花鼓调和小调。
价值意义
赣南一带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客家先民落户当地后以采茶为生,采茶戏作为当地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地方戏,已成为凝聚客家民心、团结客家乡亲的艺术纽带,是研究客家语言、艺术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