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笼包子是开封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选料很讲究,制作精致,外形美观小巧,皮薄馅厚,味道鲜美,深广大食客的喜爱,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小吃吧!
小笼包子
开封小笼包是河南省开封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名点,属于豫菜系;该菜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开封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美观,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味道鲜美,清香利口,还被人说为“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这样一种称法。
特点
灌汤包子是开封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 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
制作原料
精粉一斤、猪后腿肉一斤、小磨油二两半、味精一钱、绍酒、姜末、盐各三钱、酱油八钱、白糖八分。
制作方法
1、把肉剔骨、去皮、剔筋后切成条,再用机器绞成碎肉;
2、将碎肉放在盆里,下入作料,顺着一个方向搅上劲,使其入味。然后陆续对入清水约七至八两,搅打上劲,最后下入小磨油,搅成馅;
3、把面放在盆内,先用少许水,把面抄成面穗,和成硬面块;然后蘸水拃面,拃成不软不硬的面块即可;
4、将和好的面放在案子上反复揉、摔、盘叠,直至光滑柔软,下成五十个面剂,擀成边薄中间厚的皮,上馅后揑成十八至二十一个褶的小包子;
5、蒸时用大武火。六至七分钟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