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三雕是上饶市婺源县的一个特色雕刻技艺,用处很广泛,起源于唐朝年间,造型丰富美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很精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雕刻技艺吧!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是指江西省婺源县境内明清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它属于徽派建筑艺术的支系,制品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婺源三雕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从别号“雕三雕”的刘三元始,其技艺自成谱系。各种刀法是婺源三雕的关键所在,其特点在于不拘一法,混合并用,使作品达到空灵剔透的效果,故而圆雕、浮雕、浅雕、深雕和透雕较为常见。
历史渊源
婺源三雕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兴起,“婺源三雕”依托徽派建筑达于鼎盛,相关技艺主要分布在江湾镇、思口镇、龙山乡、沱川乡、浙源乡、清华镇、段莘乡、镇头镇等部分乡镇村落。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兴建于婺源县沱川理坑的“尚书第”建筑上的装饰可视为“婺源三雕”最初的实例,其后,明代吏部尚书余懋衡也于天启六年(1626年)在理坑兴建“上官卿第”。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余维枢兴建“司马第”,标志着婺源三雕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婺源县北部古坦乡黄村建成“百柱宗祠”,清乾隆元年(1736年),婺源县思溪、延村建“商宅群”,婺源三雕得到一定的发展。
制作工序
制作材料
婺源三雕取材较为严格,砖一定要用本地产的水磨青砖,石则须用安徽的“黔县黑”或浙江的青田石、淳安的茶青石,大木雕一定要用百年以上的枫、樟、柏、槠等,细木雕则用纹理细密的楠、枣、杨、桃等。
制作流程
婺源木雕制作的工艺流程分为:取材、创磨、绘图雕刻、拼装。
婺源砖雕制作的工艺流程分为:制砖、打磨、绘图、雕刻、拼装。
婺源砖雕制作的工艺流程分为:取材、绘图、造型、雕刻、拼装。
价值意义
婺源三雕冶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上一篇:广丰洋口海参饼制作技艺
下一篇:广丰五都蜡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