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镇抬鼓是一种十分独具表演艺术的乐器,也是广为大众所喜爱的特色明见文化表演活动,其盛行的年代更是十分的悠久,其此种乐器的演奏更加的独特,音律更是十分的和谐生动,场面更是十分的热闹非凡,且这样的习俗更是值得传承的,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武德镇抬鼓的特色之处吧!
武德镇抬鼓
历史悠久,早在五百多年前,傣族、德昂族民间就流传这种大鼓了。明代李思聪《百夷传》载:“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说明它广泛用于盛大节日和民间娱乐场合中,几百年来,大鼓在傣乡盛传不衰
结构
用当地生长的梧桐树、芒果树或椿树的大树干掏空制成,外形与水缸相似,两端一头大、一小头,两面都蒙以牛皮、麂皮或其它兽皮。鼓身大小不一,规格尺寸不定,一般全长100厘 米~1 20厘米,大的一端鼓面直径50厘米~60厘米,小的一端鼓面直径25厘米~30厘米,皮膜先附在两个大于鼓口的铁圈上,
演奏
演奏抬鼓时,因鼓身大小不同而有异,体积较小的鼓,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人背鼓,两人边击边舞;体积较大的鼓,则两人用长竹竿抬鼓在前,一人随后双手各执一根木制鼓棰敲击 粗端鼓面,边击边舞,众人也随乐起舞,并有象脚鼓、铓、镲等乐器一齐参加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