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民歌是唐山市乐亭县的一个传统民歌,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表现内容也是很丰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快跟本地屋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传统民歌吧!
乐亭民歌
乐亭民歌产生于新石器时期时代,明清时期具有较大发展,存量最多。革命战争时期出现了服务革命战争的新民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歌颂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民歌。
特点
乐亭民歌形式多样,有独唱、二人齐唱或对唱、多人齐唱。因为受山西二人台和清代后受东北二人转的影响,二人齐唱或对唱的较多。主要活动场地是家庭、劳动场所和节庆活动场所。
表演内容
乐亭民歌表现内容多为男女爱情、家庭生活、劳动生产、邻里关系、节日庆典、神话故事、拜神礼佛、赞扬忠臣义士、冲击封建礼教、宣传革命战争参军参战、赞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乐亭民歌在音乐唱腔上,对乐亭大鼓、乐亭皮影、评剧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艺术形式的基础是乐亭民歌。
乐亭大鼓源于乐亭民歌----清平歌;乐亭皮影源于乐亭民歌----哭丧调、叫卖调以及庙堂音乐;评剧原名莲花落,源于乐亭民歌----莲花落。早期的乐亭秧歌的喇叭曲牌主要来源于乐亭民歌。乐亭秧歌的表现形式为乐亭民歌----演春,也叫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