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坨是承德坝上地区常见的一种小吃,它的形状及吃法与北京的灌肠极为相似,这道小吃深受大众的喜爱,其味道鲜香,色泽艳丽,口感丝滑软糯,且更是颇受群众欢迎的大众化美食,它的制作工艺也是十分的简单,用料也是比较的上等,下面就由本地屋的小编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碗坨的独特风味吧!
碗坨
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
风味
食用时,浇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碗团在柳林县一带非常有名气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卖碗团的商贩的身影,许多游客在柳林县游玩时都会吃上一碗。碗团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
制作
碗团就是以荞面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是:用荞面、杂豆面(绿豆最好)各半(豆面也可适量少放点),配上少许五香粉、花椒粉,像熬粥一样熬熟(汉民也可加猪血),倒入碗内晾成坨,而后打块上铛煎透,吃时放麻酱、蒜泥、醋等佐料。